文獻的不足之處 (1)相關理論研究較少。在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上,關于學業自我效能感在具體學科領域中之實證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的數學和體育教學領域中,但針對學業自我效能感在網絡課程學習中應用的文章對國內的文獻進行檢索,還比較少。如果找到多是在于遠程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與網絡課程學習的自我效能研究有所出入。 (2)研究方法的不足之處。如遠程學習效能感的研究還多停留在描述和討論角度, 盡管個別研究者開始通過問卷等實證研究的方式進行探討,但研究過程或研究結果的報告仍需要繼續改進。 (3)問卷編制的不足之處。關于遠程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問卷編制較多,但是在缺乏對研究結果在測量學上的評價,從而無法獲得較為可靠的結論。另外,由于計算機的操作存在于技能的直接過程中,而非處在感覺之中,所以問卷的測量還有待于進一步驗證。并且關于網絡課程自我效能感的問卷不多[16]。 (4)有些問卷樣本容量偏小。例如一些研究的被試都是來自同一個學?;蛘咭粋€大的班級,不能代表中國所有學校的學生和學校網絡自主學習狀況,代表性不足。樣本容量過小也導致了問卷方面結果的差異。 (5)研究內容過于集中 研究似乎都集中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的探討上,對其他影響因素的影響少之又少。 (6)實用性不足。關于理論上的探討較多,而實際應用上的卻較少。 (7)個別研究中的不足之處 如胡蕓在其中學生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中,其結論與班杜拉的理論似乎不相吻合,具體原因值得探究,另外在研究中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時可能興趣等也占有重要作用等。
展望 (1)應該注重的情景性和應用性研究; (2)重視將與學生其他的心理特征相結合,深化對研究對象的認識; (3)重視文化因素的影響,研究應突出民族特色; (4)進一步擴展各應用領域中對它們的研究; (5)增強現場實驗研究; (6)一些研究需適當增加被試數量,以增加實驗的推廣性。 (7)增加整體實證研究。 (8)改進網絡課程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法。
一般用上面的話語基本就可以了。 |